石滬,是澎湖群島特有的「石滬海洋文化」,
圍成固定的形狀,在漲潮隨著水流遊至滬內的海洋生物,
在退潮時將其捕捉,聰明的利用漲退潮,
不破壞自然,不製造多於垃圾(漁網)
然而也留下一個個令人驚嘆的景色
由空中俯瞰更是美麗。
↑這個石滬算是許多人常去拍攝的雙心石滬,很夯的景點~
今天要介紹一下因這樣特殊文化而成立的吉貝石滬文化館
吉貝石滬文化館於93年12月正式成立,
是借用交通部觀光局澎湖國家風景觀管理處的吉貝遊客中心所附設的會議室做為室內展場,
以供民眾初步的認識吉貝的石滬漁業。
室外還有許多有關石滬的裝置藝術與模型,
除了去戶外看看美麗的石滬也可以來這邊多了解他的源由~
很適合帶著孩子一同了解學習文化~增長姿勢(拍照才用的到姿勢.....是增長知識啦!!)
↑戶外模型與文化館,腹地蠻大的。
↑裝置藝術的作者以吉貝嶼四週豐富的黑石(玄武岩)和白石(珊瑚礁石灰岩)在岸上重塑了石滬的意象,
用保護燈罩用的石堆來代表石滬內的「石墩」,還利用海邊的漂流木來象徵隨著潮汐洄游入滬的魚汛,
以便引發觀眾對石滬的想像。
↑石觀測魚踪的探滬人~頭巾好帥啊!
石滬因為範圍還是蠻大的~因此漁民還是需要使用叉手網來抓魚唷~
↑非常懷舊的配備~
館內介紹
↑石滬原來也有分成那麼多的結構阿
↑巡滬人的造型,跟銅像單色的感覺不一樣!多一份親切啦!
石材
澎湖各島嶼周圍幾乎都有玄武岩海崖或海蝕台地,
有些海岸邊還會有風化崩解的玄武岩屑,和水中的動物遺骸固結成的灘岩。
而海蝕台地的外圍則有各種造礁珊瑚死後石化成的珊瑚礁石灰岩,
也就是通稱的硓咕石。(為何會突然想到咕咾肉~好像差太多了吧!)
人們修建石滬以玄武岩為首選,偶而才會使用灘岩或由微孔珊瑚石化成的礁岩,
其他的石材和小石塊都只能做填補縫隙之用。
↑石滬的建材介紹與展示
漁權牌
設在公共海域的石滬,卻只有某部分居民擁有漁業權,所以難免會產生利益上的衝突。
不過在這種人與人爭,更得和天爭的環境裡,
人們總是會秉持著互利分享的原則來尋求妥協之道。
吉貝先民就曾分別在1766年和1904年兩度把這種精神勒石存證。這兩塊石滬漁權碑記,
目前都嵌砌在吉貝武聖殿一樓的西牆上。
↑漁權牌耶~不事魚詳全唷......((喂
怎麼每次想要好好的文藝一下~文章都到後面就歪掉的我......((欠揍...
石滬館跟一般文學館不同的是我覺得他們有用新的使用上當地原料(是這樣講嗎??)
裡面有三個沙畫就是用於吉貝砂尾和後山的海砂及螺貝殼製作的
很酷唷~~~~~~~
↑海底世界、旱作秋收及沙灘上的祈禱等3幅沙畫
還有一些小型漁具,就說這種捕魚法很讚了吧!家裡也不用堆一大堆東西
有節省空間的感覺.....
↑配備都很輕便唷~都是漁民必備的良藥~不是啦!是器材才對~
館內還有許多介紹~還有很可愛的魚類展示燈箱,不同於一般展示方法,
這樣在地上的小小燈箱,很適合孩子~(就跟你說要帶孩子來喔!!對吧!)
先參觀文化館,再到戶外看那些特有的石滬,突然覺得那不僅僅是一個美麗的景而已
更是包含文化意義,與生活的軌跡。
各種造型石滬
↑像是地球的項鍊一樣美麗的愛心石滬
↑也有基本款的...!!(甚麼東東基本款阿....你買東西嗎?)
↑這個讓我有游泳池的感覺~咦?!?
而且有趣的是這些石滬~不只有的還在使用~還有名字耶~
我也搞不清楚誰是誰啦~~
有的叫什麼印仔腳~雞母礁前~西角大滬(果然是大戶.....)
突然覺得很可愛說....
這邊有文化館的石滬位置圖,點位置還有個人(石滬的)介紹唷!
↓↓↓↓↓↓↓↓↓↓↓↓↓↓
跟我一起尋滬去
●基本上要去吉貝島是要由澎湖本島的赤崁碼頭坐船過去的唷!
在白沙鄉的北海遊客中心那邊~船票約250元
開館時間
開館時間
自4月1日 ~ 10月31日止
每日上午09:00 ~ 下午16:30
(免費開放參觀、每週三休館)
導覽場次
每逢整點一場
交通指南
固定航班
交通船:白沙之星或其他替代船隻
航行日期:全年
航班時間:
赤崁 → 吉貝:11:00、17:00 (週五17:30)
吉貝 → 赤崁:07:00、14:00 (週五16:30)
非固定航班
航行船隻:共有名揚、北海珍、金八達、旗豐等4家
航行日期:旅遊季節(通常為4月份到10月份)
航班時間:原則上自8時至17時,每逢整點或半點開船(確定的航班時間請先電話確認)
詢問電話:(06)9933-082 (白沙遊客服務中心)
資料來源http://www.shihu.org.tw/
找澎湖民宿:http://peng-hu.wacowtravel.com.tw/
找全台灣民宿,各地旅遊←請點我